突破!北工大作为牵头单位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
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57项,8位外国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北京工业大学韩晓东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面心立方材料弹塑性力学行为及原子层次机理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学校作为牵头单位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项。
此外,彭永臻教授作为第二完成人的项目《污水深度生物脱氮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让我们对两位教授及其团队表示祝贺!
下面请和工小V来一睹获奖团队的风采吧~
面心立方材料弹塑性力学行为
及原子层次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该项目由北京工业大学牵头,与浙江大学共同完成,韩晓东教授为项目的第一完成人。
获奖团队介绍
韩晓东教授带领的原位电子显微学研究团队在张泽院士的引领下,近20年来一直针对材料力学行为及原子层次机理等领域的重大科学难题开展攻关研究。团队原创性地发展了具有原子分辨的材料力学行为原位表征方法,并成功实现成果转化,转化产品获评2019年“科学仪器优秀新品”奖。团队还提出了提高材料弹性及塑性的新途径,并成功应用于纳米尺度材料设计,获中国高等院校十大科技进展。此外,团队建立了材料原子尺度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相关性,提出了设计优异力学性能材料的新理念,并与合作者成功应用于具有高强度、大塑性变形能力的大块金属材料的批量制备。
团队先后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制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国家级科研任务。自2004年以来,团队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30余篇,包括:Science 2篇, Nature Materials 3篇, Nature Communications 10篇,Nano Letters 12篇,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4篇,Advanced Materials 2篇,Acta Materialia 12篇等。团队还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国际专利6项,转让20余项。
失败没关系,但一定要在失败中找到提高成功率的路径
“拼命三郎”是韩晓东教授的学生们给他取的绰号,早上八点准时到实验室,晚上午夜以后回家是常态。有时为了验证一个细小的实验技术是否可行,他会与学生讨论问题到夜深。他常鼓励学生“实验失败了没有关系,我们鼓励失败,但一定要在失败中找到提高成功率的路径”这种求真务实、积极进取的态度激励着团队的每一个人,也形成了精益求精的学术文化。
耐得住寂寞,几十年磨一剑
项目的研究过程不仅仅是基础科学问题的自由探索,更要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卡脖子问题背后的基础科学问题进行研究。项目的完成常常需要一个团队的通力合作,耐得住寂寞,几十年磨一剑。
虽然按规定项目完成人只能填写五人,但其实在获奖名单外还有许多“无名”英雄,这次研究成果能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荣誉,是所有团队成员十几年来艰苦付出的成果。
污水深度生物脱氮技术及应用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该项目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牵头,北京工业大学作为第二完成单位,联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完成,彭永臻教授为项目的第二完成人。
获奖团队介绍
彭永臻教授带领的水污染控制研究团队,30余年来一直面向我国水污染控制的重大需求,开展污水前沿生物处理技术研发,提出了城市污水深度脱氮的总体技术思路,发明了非外部碳源依赖的污水脱氮新工艺和新方法,构建了污水碳源原位利用协同污泥过程减量的技术模式,突破了处理低碳氮比污水达标排放和节能降耗的瓶颈难题,完成了多项技术示范,并与企业合作推进了技术成果的工程应用。
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课题等多项国家级科研任务;发表SCI论文500余篇,截至目前正在榜上的ESI高被引论文13篇,彭永臻教授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脱氮除磷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与引用量在国内外均排名第一;团队申请并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300余项,转让100余项;在污水生物处理领域相关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其中2项排名第一、1项第二)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省部级科技一等奖9项。
关键时刻要能冲得上,拿得下!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是彭永臻教授多年来带领团队科研攻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国家和首都发展的水污染控制重大需求,彭永臻教授带领学生为科学研究付出大量心血和精力,为了实验有所进展,他们有时全天都在污水处理试验设备旁取样与检测。彭永臻教授常对他的学生说“人生能有几回搏?关键时刻要能冲得上,拿得下!”这种敬业精神激励和感染着团队的每一个人。
彭永臻教授亲自参与每一项污水处理升级改造项目的方案设计与计算,每一个细微的尺寸和参数都会与学生反复核对和优化。他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执着创新的精神同样感动着每位学生,甚至连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团队都十分钦佩。
每天坚守在科研第一线
近年来,彭永臻教授在污水生物脱氮新技术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其中研发的两项新污水处理技术2019年入选《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水污染控制领域)》(共26项,每四年评选一次),位列第一、二项。在中科院和科睿唯安联合发布的《2020研究前沿》,彭永臻教授重点开展的“厌氧氨氧化及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被评为环境领域唯一的重点热点前沿,在该方向核心论文产出国家排名中,中国位列第一,在研究机构排名中,北京工业大学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并列全球第一,为北工大在该领域研究水平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现在彭永臻教授仍每天坚守在科研第一线,除了出差和参加会议之外,他每周7天都去办公室和实验室,正在为推动学科发展和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科学技术进步作出更多贡献。
工小V推荐
祝贺!这位北工大教授荣获北京市第15届“长城友谊奖”
疫情防控,需要你的“一臂之力”!
从来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却让党的光辉照进上千名青年学子心中
来源:科学技术发展院、彭永臻教授团队、韩晓东教授团队
排版:赵怡然、陈璐瑶、桂洋、夏欣怡、张依晨
制图:夏欣怡
编辑:宋霖涛、夏欣怡
审核:吕洋
版权声明:工小V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工业大学官方微信哦~
今天也是工小V
祝贺北工大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一天
你想对获奖团队说些什么呢?
咱们评论区见!
一起为坚持科研创新的北工大人
分享 + 点赞 + 点亮“在看”吧~
点分享
点赞
点在看